首页 资讯 正文

豫北玉米进入苗期管理关键期 专家开出“三剂良方”

体育正文 125 0

豫北玉米进入苗期管理关键期 专家开出“三剂良方”

豫北玉米进入苗期管理关键期 专家开出“三剂良方”

河南日报社三农全(quán)媒体中心记者 刘婷婷 当前,我省玉米豫南部分区域即将进入拔节期(bájiéqī),受前期降水偏少影响,豫北大部分处在苗期(miáoqī)管理关键时期。苗期是保障玉米密度和整齐度,夯实玉米产量基础的关键时间(shíjiān)节点。 为充分掌握(zhǎngwò)玉米播种质量和(hé)苗期生产情况,6月26日(rì)—27日,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、河南省秋粮专家指导组唐保军研究员(yánjiūyuán)、乔江方副研究员带队一行7人,联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鲁晓民研究员,会同焦作市农业农村(cūn)局、济源市农业农村局,深入修武县郇封镇(zhèn)小位村、温县番田镇西留石村、博爱县金城乡刘村、济源轵城镇西添浆村、武陟(wǔzhì)乔庙镇黄村,对普通玉米、转基因玉米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苗情、墒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展开详细调研。 调研数据(shùjù)显示,豫北区域(qūyù)玉米田间密度一般在5500株(zhū)/亩~6000株/亩。近年来,随着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,种粮大户普遍提高种植密度800~1000株/亩。 “通过引入水肥滴灌(dīguàn)一体化智能化控制系统,远程控制水肥管理,一方面实现了(le)(le)滴水齐苗,实现了苗期(miáoqī)、苗匀(miáoyún)、苗壮,提高了苗期的整齐度,另一方面通过分次(cì)精准追肥,极大提高了田间水肥作业效率和水肥利用效率。得益于近期部分县市降雨,大部分田块土壤墒情(shāngqíng)较好,缺墒田块正在滴灌灌溉。”温县翻田镇西留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介绍(jièshào),转基因玉米种植密度则按照品种最适密度4500/株~5000株/亩种植,今年玉米播种期干旱少雨,地下害虫发生较多,但抗虫转基因玉米表现出良好的抗性。 结合此次苗期调研结果与(yǔ)气象部门预测,专家组针对(duì)性提出三点管理(guǎnlǐ)建议:要及时病虫害预防,对已经发生虫害的田块(tiánkuài)进行杀虫剂喷施,同时可(kě)加上芸苔素内酯和功能性叶面肥修复除草剂药害,对于(duìyú)转基因玉米田块,苗期抗虫蛋白表达(biǎodá)量不够,还要重视防治蓟马、灰飞虱和地下害虫地老虎、金针虫危害;要精准化控与追肥,高密田块在6~8叶期进行化控,控制株高,提高基部茎秆抗倒性,对存在(cúnzài)大小苗的田块尽早化控,同时基肥施入较少或底肥复合肥(fùhéféi)类别为低氮型田块,利用滴灌设施追施尿素8~10公斤;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做好苗期强降雨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(gōngzuò)。提前疏通沟渠防积涝,及时排涝减渍害,避免玉米苗期因涝渍受害;因地制宜管田块,结合幼苗长势,雨后(hòu)及时补充速效肥料和叶面肥,促进作物恢复生长。
豫北玉米进入苗期管理关键期 专家开出“三剂良方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